导读:在最新一期《罗永浩的十字路口》中,罗永浩与理想汽车 CEO 李想进行了一场深入对谈,节目中李想回顾了自己长达25年的创业之路。这条道路充满了起伏和挑战:他少年得
在最新一期《罗永浩的十字路口》中,罗永浩与理想汽车 CEO 李想进行了一场深入对谈,节目中李想回顾了自己长达25年的创业之路。这条道路充满了起伏和挑战:他少年得志,高中时期便开始创业,24岁时身价过亿。然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他经历了九名员工一夜离职、创始团队差点将他驱逐、上市前夜股东叛变等重大挫折。面对资金链断裂、产能压力和舆论攻击,他并未退缩,而是押上全部身家再次创业,打造“500万以内最好的SUV”,最终使理想汽车成为唯一一家持续盈利的新势力造车企业。李想的经历不仅展现了他的商业眼光,也体现了他在逆境中保持理性和热情的能力。
谈到近期理想汽车及车主遭遇的网络攻击,李想表示:“我们从i8开始就被黑,包括后面黑我们车主形象,这都是有操纵的。”他指出,这些负面舆论并非偶然,而是背后存在系统化操作,目的是破坏品牌和用户形象。李想强调,公司已经掌握了相关品牌和专业水军机构的情况,并将以理性和原则应对,不会因外界压力而偏离初心。这番话不仅揭示了汽车行业舆论环境的复杂性,也反映了他对公司和车主权益的重视。李想以冷静的态度面对攻击,显示出他在风波中仍保持的坚定与从容。
对于早期媒体报道他2005年身家过亿的消息,李想做出了回应。他表示,当时的财富测算主要依赖互联网泡沫时期的市盈率和市销率,只是通过收入和利润进行推算,并不完全代表实际财富。他坦言,这种解释并非回避,而是强调事实和理性的重要性。李想的回应体现出他面对舆论时的坦诚态度,无论外界如何评价,他始终以理性判断和实际数据为基础,不被表象迷惑。这种态度也贯穿于他的整个创业历程,让他能够在多次波折中保持战略定力。
李想首次公开回顾了自己25年的创业历程,其中2008年的一次重大背叛让他印象深刻。当时,汽车之家遭遇严重财务危机,小股东试图将他与另一位创始人赶出公司。面对突如其来的压力和背叛,他选择坚守梦想和热情,前行。这段经历让他明白,创业不仅是商业竞争,更是对心理承受力和人格力量的考验。李想的坚持和理性,正是他后来在理想汽车中能够稳健领导企业、应对复杂舆论的重要原因。
在访谈中,罗永浩提到李想是否性格低情商的问题,李想坦言,年轻时的自己缺乏社会经验,性格偏自我,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把责任归咎于他人,甚至在感情中也有类似表现。他承认那时很自私,但也正是这种自省,让他逐渐成长为理性判断、兼顾团队利益的企业家。这种性格的成长不仅帮助他在创业路上稳住方向,也让理想汽车在面对舆论风波时能够保持冷静和原则。李想用坦诚的方式揭示了自己从年轻创业者到成熟企业家的变化,展示了他的成长轨迹和领导智慧。
此前,李想在8月7日通过视频回应理想汽车近期遭遇的黑公关事件。他表示,公司已掌握背后操控行为的具体信息,并强调不会因此“黑化”,而是会坚守企业原则,理性应对。这与他在访谈中的观点一脉相承:面对负面舆论,唯有坚持原则和理性应对,才能保护企业利益和品牌形象。他的表态不仅展现了理想汽车在行业中的稳健姿态,也体现了新势力造车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独特优势。
回顾李想的25年创业历程,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主线:无论是少年创业的得意,还是企业发展中的背叛、资金危机和舆论压力,他始终保持热情与理性并存。理想汽车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经验积累、市场洞察和应对复杂舆论的能力之上。从被黑公关操控到公开回应争议,李想始终坚守企业原则,冷静应对外界挑战。这种坚持与理性,使理想汽车在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也为新势力造车企业提供了有益借鉴。
总体来看,李想在访谈中分享的,不仅是个人创业经历的回顾,更是理想汽车品牌精神的诠释。他用自身25年的创业经验证明,面对背叛、资金压力和舆论攻击,唯有坚守原则、理性应对,才能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理想汽车在经历多重挑战后仍能持续盈利,正是李想创业理念和领导力的体现。他的经历与回应表明,真正的企业家精神不仅在于创造财富,更在于风雨中守护初心,以理性和原则护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