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熊导航 >   正文

0公里二手车乱象:车市内卷与监管风暴

导读: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中的“0公里二手车”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这类车辆原本应该属于全新的汽车,却因特殊的交易方式被标榜为二手车,低价入市。这一现象不仅扰乱了市场秩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中的“0公里二手车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这类车辆原本应该属于全新的汽车,却因特殊的交易方式被标榜为二手车,低价入市。这一现象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反映了车市深处的诸多灰色地带。近日,随着这一乱象的曝光,工信部等相关监管机构开始加强整治,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力求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打破车市的内卷局面。

0公里二手车:价格诱惑背后的隐患

 

所谓的“0公里二手车是指那些实际行驶里程极短,通常不到1000公里,甚至接近零的车辆,却以二手车的身份流入市场并进行交易。由于这些车辆的行驶里程远远低于新车,因此它们的售价常常远低于官方指导价,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眼球。

这些看似便宜的准新车实际上隐藏着不少风险。例如,尽管价格有优势,但这些车辆的首任车主权益缺失,后期的维修、保养和售后服务都可能存在隐患。部分消费者购买此类车辆后,可能会遇到由于车辆未经充分使用而带来的未知问题,导致后期维护成本大增。

根据车东西的调查,二手车平台上,诸如吉利、上汽、小鹏、零跑等品牌的“0公里二手车屡见不鲜。例如,极氪MIX 202576度智驾版的官网售价为27.99万元,而在二手车市场上,百公里以内的同款车型售价仅为22.88万元,价格直接打了八折,便宜了超过5万元。而类似的小鹏X9 2025740超长续航Max版本,官网售价为37.98万元,在二手市场上也能以33.71万元的价格出售,几乎也享有8折优惠。

 

这种价格差异看似为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实惠,但背后却埋藏着消费者权益和市场公平的危机。更严重的是,这种虚假的价格战让二手车市场变得更加混乱,使消费者在选择时充满了不确定性。

车企与商家的灰色操作

“0公里二手车的盛行,并非偶然,它背后有着复杂的市场机制。一方面,车企为了消化库存、减轻压力,会通过滞销车老款车快速进入二手车市场;另一方面,4S店为了完成销量目标,提前上牌并为获得返利而将这些车推向市场。还有部分消费者由于个人原因退订车辆,商家则通过二手车渠道将这些车辆再度流入市场。

 

这些操作在短期内能够帮助车企和经销商减少库存压力和提高销量,但从长远来看,却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消费者虽然可以以较低价格购买到准新车,但由于这些车缺乏首任车主的合法权益保障,也没有足够的质量和售后保障,这对他们的利益构成了潜在威胁。

市场上的“0公里二手车还加剧了新车市场和二手车市场之间的竞争。一方面,部分车企为了追求销量,打破常规,采用这些手段来快速提升销量数据;另一方面,二手车商则通过溢价出售现象获取额外的利润,使得市场价格失去原有的规范性,进一步推高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

工信部出手整治,车市反内卷加码

 

面对“0公里二手车的蔓延,工信部和其他监管部门开始加大整治力度。工信部联合相关部门,计划对这一现象进行规范,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切断这类车辆流入市场的捷径。据了解,工信部将在政策层面提出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以遏制上牌-过户这类迅速转手的交易通道,进一步整顿市场秩序。

与此车企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纷纷启动自查自纠机制。例如,比亚迪、奇瑞等车企已开始对经销商违规上牌的行为进行追责。这些举措无疑为行业整顿带来了更多正能量,推动市场规则的重塑和透明度的提升。

行业内也在积极推动建设信用评价体系,并加强全流程监管。这意味着,未来的二手车市场将不仅仅是简单的买卖交易,更会引入更多的信用评价和透明监管,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车市内卷的终结:健康发展的未来

“0公里二手车现象的暴露,揭示了车市内部长期存在的内卷问题。随着一系列反内卷措施的出台,车企和经销商的市场行为将受到更为严格的约束,车市将进入一个更加规范、健康的发展阶段。

 

对于消费者而言,最期待的莫过于更加透明和公平的购车环境。车市不仅要打破价格战和虚假销量的困局,更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措施,使他们在购车过程中能够享受到真实的优惠,而不是被低价背后的不确定性所困扰。

“0公里二手车乱象的整治标志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进一步成熟。这不仅仅是车企和监管部门的胜利,也是消费者权益的胜利。通过不断加强监管,车市必将走向更加理性和健康的发展道路。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