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零公里二手车”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媒体的曝光之前,这一现象早已在行业内蔓延开来,成为许多车商心照不宣的秘密。原本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零公里二手车”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媒体的曝光之前,这一现象早已在行业内蔓延开来,成为许多车商心照不宣的秘密。原本,新车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和一些常规的销售流程后,便会以二手车的身份进入市场,但在今天,这一情况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之下,零公里二手车的数量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乱象也层出不穷。
在传统的汽车销售模式中,经销商为了完成厂商的销售目标,经常通过“库存车”的方式来维持业绩。这些车的销售通常存在返利的激励机制,当库存积压过多,或者销量目标未能达成时,经销商便会将这些车进行登记、投保、甚至缴纳购置税,从而将这些车转为准新车出售给消费者。这种做法在过去并不罕见,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快速扩大,零公里二手车的出现开始变得更加普遍,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强力驱动下,零公里二手车的数量更是水涨船高。
从市场角度来看,零公里二手车的泛滥并非偶然,而是背后的一种市场逻辑的必然产物。为了实现销量目标,车企和经销商无所不用其极。一些车商甚至开始频繁将车辆以“准新车”的形式卖给二手车市场或汽贸城等渠道,从而逃避库存压力并“完成”销量任务。另一方面,政府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了大规模的购车补贴,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市场需求,但也为不法车商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为了尽快抢占补贴,车企和经销商开始提前上牌并办理相关手续,将库存车变身“零公里二手车”,并通过低价出售以获得补贴。表面上看,这些车并不属于二手车范畴,但它们背后却充满了暗流。
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已接近2000万辆,而其中零公里二手车占比达到了12.7%。更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在这一部分的占比超过了60%。这其中的部分“零公里二手车”看似几乎全新,但却缺失了许多消费者在购买新车时所享有的权益。例如,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往往具有长期质保,还有保险和贷款等诸多优惠政策。一旦这些车变成了“二手车”,消费者便无法享受这些本应属于首任车主的权益。
这些零公里二手车的泛滥不仅对消费者的权益造成了损害,也给整个汽车行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合法合规的车企和经销商,在这种不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往往无法维持合理的利润。而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和资本的追逐,很多车企开始忽视产品质量和长期的技术投入,转而注重短期的销量数据。这种短期导向的行为,最终使得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期竞争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与此虚假的销量数据也误导了投资者和市场,导致政府在政策制定时可能出现误判,从而造成行业资源的配置失衡。
哪吒汽车便是这一乱象的一个典型案例。根据路透社的报道,哪吒汽车在2023年和2024年通过“提前保险注册”等手段虚增销量,部分车辆甚至仅在仓库中滞留,并未实际交付给消费者。通过这种方式,哪吒汽车不仅达成了当年销售目标,还因此获得了大量的补贴。哪吒的这种做法,并不是个例,很多车企在面对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时,选择了通过虚增销量来“达标”。哪吒汽车的态度也很明确,“大家都在做,为什么我们不可以?”
类似的做法也在极氪汽车身上得到了体现。极氪在2024年12月的销量异常增长,深圳和厦门的销量激增,甚至有超过80%的销量来自公司户。这一数据引起了市场的广泛质疑。极氪方面回应称,这些展车虽已投保并获得补贴,但并未进行正式的销售和注册,实际上属于一种商业行为,并不算二手车。这种解释却无法平息市场的质疑,因为消费者很难从这些“展车”中分辨出真实的车况,购车后也很难享有正规车主的权利和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零公里二手车现象不仅存在于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中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许多零公里二手车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尤其是中东地区。由于新能源汽车享有较低的购置税,这些车进入国际市场后,通常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一辆在国内售价为40万元的吉利星越L,在俄罗斯市场的售价竟然达到了60万元。这些车辆由于缺乏质保和售后服务,消费者在购买后所面临的风险极高,同时也严重损害了中国品牌的国际形象。
“零公里二手车”并非仅仅是少数几家车企的行为,而是整个行业中普遍存在的乱象。根据长城汽车魏总的透露,几千家车商都在参与这一操作。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一些车企选择通过这种不正当手段来提升销量,甚至影响了整个行业的正常秩序。这种虚假的销量背后,反映的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的恶性循环。车企在追求短期利润的也压榨了员工和供应链的利益,对外则展开价格战、恶性竞争,甚至通过抹黑和造谣来获取市场份额。
随着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逐渐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相关政策也在逐步出台,力求对行业进行整顿。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汽车行业能够摆脱这种“内卷式”的竞争,回归到基于技术、品质和服务的正轨发展道路。正如吉利副总裁杨学良所说,未来的汽车行业将不仅仅局限于价格的竞争,而是全面展开价值、技术、品质、服务、品牌等多维度的竞争。只有这样,行业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消费者的权益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