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熊导航 >   正文

上半年车市竞争态势:合资品牌回暖,自主与新势力并驾齐驱

导读:2024年上半年,车市在回暖的信号中稳步前行,行业内各大车企的竞争格局逐渐明晰,为下半年的市场走向奠定了基础。从整体表现来看,6月的增幅达到了15%,上半年则实

2024年上半年,车市在回暖的信号中稳步前行,行业内各大车企的竞争格局逐渐明晰,为下半年的市场走向奠定了基础。从整体表现来看,6月的增幅达到了15%,上半年则实现了12.3%的增长,成为过去五年来表现最为亮眼的半年。这一切的背后,不仅仅是市场供给恢复,更离不开政策的积极推动以及消费者信心的复苏。

从车市的整体表现来看,上半年市场大盘的回升给了各大车企更多的机会与挑战。6月,狭义乘用车TOP15车企的销量全部实现同比增长,TOP30车企中仅8家出现下滑。而上半年累计销量TOP15的车企中,仅有5家出现同比下滑,这一数据也反映出整体市场的健康状态。尤其是曾经遭遇较大销量下滑的合资品牌,在6月迎来了反弹,逐渐找回了市场节奏。

 

其中,南北大众与南北丰田的表现尤为突出。6月,南北大众的销量稳定在7万辆以上,迅速回到了主流市场阵营。曾一度跌破TOP20的上汽通用,凭借680%的同比增幅,重新跻身前15名。而在自主品牌中,一汽红旗和零跑汽车则通过强劲的增长,刷新了此前的销量纪录。特别是一汽红旗,在6月销量突破5万辆,成功进入月度TOP13,而零跑则凭借4.8万辆的成绩,超越了奔驰、宝马等国际品牌,登上了新势力的榜首。

虽然自主品牌表现强劲,但传统车企中仍有不少品牌面临挑战。华晨宝马和北京奔驰分别出现20%15%的销量下滑,尤其是在价格战和新能源转型的双重压力下,这些品牌的增长乏力,市场份额逐步被自主新能源车企蚕食。而在新势力领域,理想汽车和广汽埃安的销量下滑也暴露出新能源市场竞争的激烈,尤其是在产品与技术的不断迭代下,曾经的领先者也有被追赶甚至超越的风险。

在自主品牌的竞争中,比亚迪、吉利、奇瑞和长安稳居四强,且四者之间的差距逐步显现,几乎锁定了全年的格局。吉利上半年以47.4%的增幅领跑,其中吉利的销量增幅虽然未能赶超比亚迪,但凭借20万辆的优势领先第三名的奇瑞。比亚迪仍占据市场份额的绝对领先地位,然而吉利与奇瑞等品牌的强势追赶,意味着未来的竞争将愈发激烈。

 

与此一汽大众的销量跌幅已显著收窄,仅为1.1%,下半年有望迎来正增长的局面。上汽大众则相对逊色,尽管其3.9%的跌幅有所回升,但整体形势依然面临压力。而上汽通用五菱则凭借50%以上的增长,成功在低端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其快速增长的背后,离不开国家补贴政策的助力,尤其是在“10万元级以下市场的快速扩张。

特斯拉在2024年上半年的表现却并不如预期,销量出现了14.6%的下滑,未能保持其原本强势的市场地位。与之相比,长城、一汽丰田和上汽乘用车等车企依然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这些车企的强势表现进一步推动了前十强车企销量的上涨。尽管如此,特斯拉的市场份额逐渐被本土自主品牌分食,也揭示了新能源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

对于豪华车企来说,2024年上半年显现出较大的压力。华晨宝马和北京奔驰的销量下滑幅度较为明显,尤其是在新能源转型的推动下,传统豪华车企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东风日产尽管通过N7的热销暂时挽回部分市场份额,但整体销量的下滑仍让其面临较大考验。

 

在新能源车企中,零跑和小鹏等新兴品牌强势崛起,尤其是在经济型市场的快速扩张,使得它们的销量进入了TOP20阵营。相较之下,一些传统车企在新能源市场的迟缓反应,可能会面临被这些新势力超越的风险,竞争的局势变得愈发复杂。

从市场份额来看,德系、日系和美系车企在6月迎来了全面回暖。德系车企的市场份额回升至14%以上,尤其是以南北大众为代表的品牌,逐步实现了销量的回升。日系车在6月的市场总量增长了4.1%,主要得益于丰田的强势表现。美系车则出现了分化,虽然特斯拉的增长遭遇瓶颈,但通用与福特的增幅较为强劲,6月的市场份额有所回升。

 

相比之下,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尽管整体增长了19%,但6月的市场份额仅为66.6%,远低于高峰期的70%。这也意味着,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尤其是在中腰部车企表现不佳的背景下,如何保持市场份额,成为自主品牌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4年上半年车市的竞争格局呈现出合资品牌回暖和自主品牌崛起并存的局面。在未来的市场中,各大车企如何应对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的持续创新,将决定它们能否在2025年及以后保持竞争力。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