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蔚来这一波,显然已经走出了低谷。8月份,蔚来成功突破了月销3万辆,创下了一个令人瞩目的销售数据。而这个数字,显然还远未达到蔚来未来的上限。根据业内人士的预测,随
蔚来这一波,显然已经走出了低谷。8月份,蔚来成功突破了月销3万辆,创下了一个令人瞩目的销售数据。而这个数字,显然还远未达到蔚来未来的上限。根据业内人士的预测,随着ES8和乐道L90的大规模交付,蔚来整体的月销量很有可能突破4万辆大关。按照这一趋势来看,蔚来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迎来盈利的曙光。虽然很多人对于蔚来的盈利前景持怀疑态度,但只要走进蔚来的展厅,看过ES8和乐道L90,很多疑虑就会迎刃而解。
从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市场情况来看,2024年无疑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随着一大批新势力车企逐渐进入稳定增长的轨道,今年将是蔚来、小鹏等车企由亏转盈的关键一年。以小鹏为例,8月小鹏的销量已达3.7万辆,按照这种增长速度,9月其月销量极有可能突破4万辆大关。而4万辆,这一数字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一旦突破这一销量规模,离季度盈利便越来越近。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规模化无疑是实现盈利的关键。小鹏创始人何小鹏曾明确表示,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规模。只有当规模上来了,才能在摊平研发、生产、营销等各项成本后实现盈利。小鹏在8月推出的新款P7便是其规模化战略的重要一环。如果销量能够持续上涨,小鹏将很快进入盈利状态。而且,何小鹏曾经明确表示,汽车这个行业,规模一旦做大,过去的亏损都能在两三年的时间里全部弥补回来。
在这个方面,零跑汽车无疑走在了前列。经过几个月的增长,零跑的销量稳定在了4万辆左右,最近的半年报也显示其首次实现盈利3000万元。虽然这个数字看起来并不惊人,但它标志着零跑已经开始进入规模化盈利的轨道。接下来,零跑的净利润有望进入爆发期。其实,零跑的盈利之路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它与赛力斯的发展轨迹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2023年,赛力斯的亏损仍然达到24.5亿元,而到了2024年,凭借问界M9和M7的热销,赛力斯的净利润则已经突破了60亿元。赛力斯的这一突破,给了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极大的信心。
在盈利的背后,理想汽车却面临着一些挑战。虽然理想的2024年销量突破了50万辆,净利润超过了80亿元,且账上现金余额突破了1000亿元,成为中国最赚钱的新势力车企之一,但进入2025年,理想的转型并不顺利。尤其是在增程式技术逐步退出舞台,纯电时代的到来让理想面临着不小的压力。理想的首款纯电MVP——理想MEGA的开局并不理想。虽然在高端市场,理想MEGA逐渐迎来了回暖,但月销量突破3000辆的成绩,仍然无法掩盖其定位偏高、市场体量相对有限的缺陷。
理想的第二款纯电车型——理想i8的发布,遭遇了全网的质疑,市场反响冷淡。理想似乎有些错失了方向,过度依赖“i”系列,反而让其在纯电市场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了优势。如果理想能够将更多资源集中在现有的“L”系列车型上,而非新开发一个独立的“i”系列,或许会更加稳健。
与理想相比,赛力斯的策略则更加保守。赛力斯没有过多纠结于车型的细分,而是直接将增程车型转型为纯电车型,这种简洁而高效的方式,使得其在市场上取得了持续的销量增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理想在纯电市场上的“i”系列,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去打造全新的产品,另一方面也需要面对传统增程车型的市场惯性,这让理想的转型之路变得更加艰难。
面对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车企的强势崛起,零跑在8月创下5.7万辆销量,已经瞄准了6万辆的目标,显示出强劲的市场增长动力。零跑并未依赖过多的明星代言和头条热搜,而是凭借着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在市场中,零跑逐渐成为了新势力中的一匹“黑马”。
零跑的成功之道在于其低调务实的品牌策略,以及对于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为了提升品牌价值,零跑计划引入华为的智能驾驶技术,并打算推出20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这一举措也意味着零跑将在未来进一步拓展市场,冲击更广阔的消费群体。
202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变革。蔚来、小鹏、理想等车企,很可能在今年实现由亏转盈的目标,标志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行业竞争愈加激烈,谁能够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中赢得更多的机会。
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才刚刚开始。蔚来、小鹏、理想、零跑等车企正在迎接一个更加复杂和激烈的市场环境,未来谁能够抓住机会,谁就能在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