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9月2日,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表态,他转发了比亚迪法务部门的一条微博,并附言指出,比亚迪已经发展到一定体量和影响力,对于那些基于客
9月2日,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表态,他转发了比亚迪法务部门的一条微博,并附言指出,比亚迪已经发展到一定体量和影响力,对于那些基于客观事实的报道和理性批评,企业完全可以坦然接受。这一表态显示了比亚迪在舆论面前的自信与开放态度。李云飞同时强调,对于长期有意诋毁企业形象、故意发布不实信息的“黑媒体”,比亚迪绝不容忍。他明确表示,企业对恶意攻击有着零容忍政策,这不仅是对自身形象的保护,也是对行业规范的一种维护。通过这番话,李云飞传递出企业在面对舆论压力时的坚定立场,既欢迎合理监督,也严厉打击蓄意抹黑行为。
李云飞透露,本周将会有一批“黑媒体”被正式提起诉讼。这一消息在业内引发关注,也反映出比亚迪在品牌和舆情管理上的主动姿态。随着企业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的提升,舆论环境愈加复杂,企业在面对不实报道时必须采取更加果断的应对措施。比亚迪通过法律手段回应恶意舆论,不仅是对企业自身权益的保护,也向行业和公众传递了明确的信息:合法合理的舆论监督是可以接受的,但恶意攻击与造谣行为将承担法律责任。这种应对策略彰显了企业在信息时代的法治思维,也体现了比亚迪在危机管理和品牌维护上的成熟经验。

回顾此前案例,比亚迪法务部门曾对自媒体“龙猪 - 集车”及其相关账号采取过法律行动。该自媒体长期发布关于比亚迪的大量不实及侮辱性信息,经比亚迪提起诉讼后,一审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侵权,并判令被告赔礼道歉、删除侵权言论,并赔偿经济损失共计201.87万元。二审维持原判,确认了案件处理的公正性和合法性。此案不仅体现了法律对企业权益的保护,也在舆论层面形成了一定威慑,提醒自媒体和公众平台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必须遵守事实原则,避免因不实报道引发法律风险。通过这一案例,比亚迪展示了企业依法维权的决心和能力,同时也为行业提供了参考。
近期,法院的强制执行工作顺利完成,判决涉及的赔偿款已全部到账,“龙猪 - 集车”及其相关账号的实际控制人也向比亚迪提交了书面致歉。这一结果标志着法律判决得到了有效落实,同时也体现了比亚迪在维权过程中注重结果的执行力。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企业形象和合法权益,不仅能够纠正不实信息,也向社会传递了企业守法、依法维权的态度。此次事件提醒媒体从业者在信息发布时务必严谨,尊重事实,否则不仅会损害公众信任,还可能承担法律后果。
总体来看,比亚迪通过高管公开表态和法务部门的持续行动,清晰展现了企业在舆论和法律之间的平衡策略。企业一方面欢迎理性监督和客观报道,有助于内部优化和品牌提升;另一方面,对恶意攻击和不实报道则坚决依法追责,维护自身权益。通过这一系列行动,比亚迪不仅捍卫了自身品牌和形象,也向市场和公众传递了企业底线意识和法治思维。企业的成熟应对策略显示了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品牌保护、舆情管理与法律维权是相辅相成的,确保企业能够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稳步前行,持续保持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