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熊导航 >   正文

理想汽车迈向纯电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导读:理想汽车迎来成立十周年,内部氛围却回到了六年前创业初期的状态。彼时,理想刚发布首款车型理想ONE,选择了一条外界普遍不看好的增程技术道路,背水一战地押注于六座增

理想汽车迎来成立十周年,内部氛围却回到了六年前创业初期的状态。彼时,理想刚发布首款车型理想ONE,选择了一条外界普遍不看好的增程技术道路,背水一战地押注于六座增程式SUV。经过两年销量的缓慢攀升,理想ONE最终证明了增程技术与这一细分市场的潜力所在,奠定了理想汽车的根基。如今,理想希望将这段经历复制到其首款纯电SUV——理想i8身上。这款车型与传统SUV截然不同,侧面线条更像MPV,理想也为它重新定义了纯电SUV的全新品类。理想i8是公司投入时间最长的车型,也是肩负着扭转去年MEGA失败阴影的重要使命,理想汽车希望借此打开纯电领域第二增长点,证明公司不仅依赖时代的机遇,更凭借精准的产品战略实现突破。

为了将理想i8打磨到极致,过去一年理想汽车对车型进行了大幅调整。最初更为激进的造型经过多次优化,逐渐向市场主流审美靠拢,内饰也更注重舒适性和精致感。三电系统的技术升级提升了充电效率和性能表现。此次重新设计白车身的投入达到约20亿元,彰显理想对i8寄予的厚望。值得关注的是,理想汽车CEO李想也在沟通策略上发生变化,从过去激进夸张的风格转向更加谦逊亲近,积极倾听用户声音,试图通过低姿态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2025729日晚,理想汽车在北京首都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单车型发布会,历时120分钟,远超去年MEGA发布的时长。李想在现场特别向小米和雷军致敬,借鉴其场景化发布手法,重点突出理想i8在空间方面的优势,而非简单参数对比。理想i8因其独特设计理念和定位,需要更多时间和耐心来培养用户认知,单靠表面配置难以立即激发市场热情。理想汽车第二产品线总裁张骁表示,公司不会对i8设置不切实际的短期销量目标,而是计划用三年时间奠定纯电市场的基础,逐步跻身豪华纯电领域第一梯队。

 

资本市场对此举表现出谨慎态度。理想i8上市当天,美股股价大跌6.2%,港股更是下跌近13%。面对乐道L90、问界M8等竞争者在性价比和品牌力方面的夹击,理想i8在市场上的生存压力巨大。一位业内人士直言,若i8销量不达预期,理想汽车可能面临严峻考验,但也有分析师认为理想凭借百万级增程用户和稳健现金流,抗风险能力仍然较强,未来即将上市的理想i6将承担更大压力。

尽管市场进入深度竞争期,理想汽车依旧处于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此次理想i8的推出,是理想试图突破细分市场依赖,迈入主流纯电市场的关键尝试。自2021年立项以来,i8经历了多次战略调整。2022年底,理想汽车在营收突破千亿的关键节点,对内部组织结构进行了升级调整,按价格区间划分为三条产品线,由张骁负责30万元级别的主流产品线,包括L7L8及其对应纯电车型i7i8。张骁曾在关键时刻坚持保留L7,使其成为新势力中交付最快的车型之一。

起初,张骁的重心并非放在i8,而是稳定因MEGA失败而受挫的增程市场,专注于L6车型,直到销量回暖后才重新调整纯电战略。理想i系列产品规划包括i6i7i8i9,设计语言与MEGA保持一致。经过多轮内部讨论,理想决定将MEGA从纯电产品线独立出来,定位为品牌精神的象征,如奔驰G级一般,不追求销量规模。销售主力则由Li系列承担,i系列需要采用全新的设计语言,区别于MEGA,不能成为缩小版MEGA”

理想i8的上市计划因战略调整推迟了一年,白车身重做使得开发周期被压缩至一年内。理想汽车通过与供应商紧密沟通,确保产能调整与延期对供应链影响降至最低,体现了长期共赢合作的成效。产品负责人指出,开放且透明的沟通让供应商能够根据产线情况自主优化排期,保障项目推进。

 

从战略层面看,理想优先推出的是定位更高端的六座纯电SUV i8,而非定位更大众的五座i6。六座SUV市场尚不饱和,理想希望通过满足家庭用户对空间的刚需打开市场。经历MEGA风波后,理想主动压低销量预期,回归理性稳健的发展轨迹。市场调研显示,尽管经历波折,MEGA依然保持MPV领域的用户口碑优势,彰显理想对用户体验的持续打磨和品牌认同的稳固。张骁认为,MEGA的挫折实际上为公司解决了潜在更大危机,避免了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线下体验环节中,理想i8吸引了大量家庭用户,特别是带孩子的家庭,他们更关注第三排空间、乘坐舒适性和储物能力,而非传统SUVMPV的分类标签。理想汽车从项目启动就把大空间设计作为首要原则。纯电平台的取消发动机舱设计限制,为实现更灵活空间布局提供可能。理想i8独特的设计将A柱前移,前机舱与乘员舱防火墙向前推,极大提升乘员舱空间利用率,与MPV不相上下。相比之下,小米YU7仍保持传统豪车头部比例,凸显不同品牌对目标用户的理解和设计取向。

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理想i8兼顾大空间与低风阻,通过流畅的车身线条、紧凑A柱和大角度挡风玻璃设计,实现了0.218的风阻系数,优于特斯拉Model 3。业内人士指出,理想通过两套不同设计语言区分增程与纯电产品线,避免内部竞争。但30万元纯电车用户审美保守,能否接受i系列全新风格还有待市场检验。产品经理评价i8为需要长时间使用才能体会其舒适性和便利性的车型,细节上诸如便于老人上下车的电动踏板设计和舒适的座椅包裹性体现了人性化考量,但这些优点不易快速转化为订单。

理想坚持关注用户购车后95%的日常使用体验,而非买车时的认知体验。理想内部已做好i8销量增长缓慢的心理准备,李想也强调延长试驾体验以便用户更好了解产品。理想i8的月交付目标锁定在30005000辆,主要面向东南沿海和准一线城市的新能源用户,整体潜在市场估计约300万辆。这个目标虽看似保守,但相当于30万至40万元纯电SUV市场的领先水平。

 

纯电高端市场面临复杂挑战,传统燃油车及插电混动车仍保持稳定份额,纯电动车价格战激烈,销量呈现下滑趋势。高端纯电消费者需求多样,购车时更看重安全、审美和技术全面性。理想L系列的成功不仅源于增程动力,更基于豪华品牌定位和冰箱彩电大沙发式的高感知配置,迅速在用户心智中树立领先地位。

然而理想i8难以复制L系列打法,获客成本大幅增加。更为严峻的是,当理想给予i8充足发展时间时,竞争对手已快速推陈出新,沿用成熟产品策略抢占市场份额。乐道L90以更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尺寸和价格优势,对理想i8形成直接威胁。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两者用户群不同,但市场竞争态势异常激烈。

理想汽车在稳固增程市场基础后,正通过理想i8挑战纯电市场,试图实现品牌和产品的转型升级。未来理想如何平衡创新与市场节奏,调整品牌形象,将决定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持续竞争力。理想i8的上市不仅是公司寻找第二增长极的关键一步,更是其由利基市场向主流纯电市场迈进的重要尝试。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