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以免疫异常引起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I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以免疫异常引起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IBD的发病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少见病”,而逐渐发展成为影响大众健康的“常见病”。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预测数据,到2025年,我国的IBD患者人数预计将突破150万。这一增长趋势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如何早期识别疾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方面,仍存在着巨大的挑战。
IBD的临床特点之一是漏诊率较高,且治疗难度大。由于其症状常常与其他胃肠道疾病相似,很多患者在初期未能及时就医,导致病情加重。IBD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巨大痛苦,还常伴随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为严峻的是,IBD患者一旦确诊,治疗过程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复发率高,且长期不治疗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增加癌变风险。
针对这种情况,普及IBD的疾病知识,提高公众对早期发现及规范治疗的意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为此,广东省医师协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广东省医师协会健康传媒工作委员会,特举办首届炎症性肠病健康促进科普大赛。这项赛事的宗旨,是通过征集和评选科普作品,加速IBD相关知识的普及,帮助更多人了解这一疾病,提高早期诊断率,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本次大赛面向广东省医师协会会员单位中从事IBD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征集的参赛作品包括科普视频和科普图文两类。对于科普视频,要求时长不超过3分钟,简洁明了,信息准确,具有较强的可视性和易懂性。视频格式支持MOV、MP4、MP3等常见视频和音频格式,且应有清晰的配音和准确的字幕。视频的片头和片尾部分需要分别标明作品名称和制作信息。
科普图文类作品则包括但不限于科普书籍、文章、手册、海报、长图等,要求图文结合,信息简练且易于理解,图片清晰,且图文紧扣IBD的防治要点,旨在帮助公众更直观地了解疾病的特征、症状及治疗方法。
大赛主办方特别强调,所有参赛作品必须确保性,且素材使用合法。作品中的患者案例需要经过伦理审查,违规作品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获奖作品将被用于公益科普传播,参赛即视为同意版权授权。
此次大赛的报名时间截止至2025年3月31日24时,参赛者可以通过赛事官网获取报名表格并提交作品。通过这一平台,医务人员不仅能够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作能力,还能为IBD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建议,促进社会对该疾病的认知与关注。
通过举办首届炎症性肠病健康促进科普大赛,广东省医师协会希望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对IBD的认识,让更多患者能够在疾病的早期得到及时诊断和科学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的危害。这不仅是一次科普知识的传播,更是一个医疗行业共同努力、推动医学进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