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年来,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高发,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应对这一挑
近年来,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高发,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应对这一挑战,山东省大力推进健康素养提升工作,采取多项措施降低慢性病的死亡率,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这一过程中,山东省不仅注重慢性病防控,还通过广泛开展健康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预,进一步提高了全省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2月21日上午,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了“鲁医健康说”系列健康知识发布会的第一场,重点介绍了2024年山东省居民健康素养的提升情况,以及春季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会上,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应急处处长杨晓帆指出,近年来山东省聚焦居民健康的慢性病危险因素,采取精准措施,在防控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30至70岁人群因这四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由2018年的15.7%降至12.28%,这一成效为全省慢性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山东省在慢性病防控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实施“三减控三高”项目。该项目的核心目标是减少居民盐、油、糖的摄入量,降低“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发生的风险。为此,山东省深入开展了低盐、低油、低糖饮食的健康传播,通过研发适合本地居民的膳食干预工具,推动全民形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山东省还建立了食品与餐饮行业“三减联盟”,为餐饮行业的健康饮食规范提供了标准支持,并推出了《健康餐厅/食堂指标评价体系》,为全国慢性病防控提供了可参考的地方性标准。
健康支持性环境的建设,也是山东省慢性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大力推动国家级和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目前全省已创建了29个国家级示范区,数量位居全国第三。这些示范区覆盖了超过90%的县区,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全面的健康服务。在这些示范区内,山东省建立了健康促进医院、企业、学校、社区等多种健康支持性环境,并广泛开展健康干预和慢性病知识普及,确保了居民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方面,山东省创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着力提高居民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一评二控三减四健”专项行动,联合多个部门开展了“万步有约”健走大赛、减重大赛、体重管理年活动等活动,推动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这些活动不仅涉及成人群体,还特别关注青少年的健康管理,如中小学“三减”绘画大赛、儿童青少年暑期健康自我管理等活动,旨在从小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为预防慢性病奠定基础。
山东省将在推进慢性病防控的进一步完善全人群健康管理机制,整合疾病预防、诊疗和康复等健康管理服务。通过“两处方一提示”模式的逐步推开,山东省将有效控制慢性病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让每一个居民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山东省的健康管理工作不仅为本地居民提供了优质的健康服务,也为全国范围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