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运营 >   正文

临清文旅从“一点红”到“全域红”: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之路

导读:近年来,临清市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上不断创新,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地特色的融合发展之路。坚持“文旅兴市”的战略,临清将文旅工作纳入全市三大目标定位和六大重点突破

近年来,临清市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上不断创新,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地特色的融合发展之路。坚持文旅兴市的战略,临清将文旅工作纳入全市三大目标定位和六大重点突破任务之中,充分发挥运河文化的独特资源优势,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效联动,推动文旅产业快速发展。2024年,临清成功吸引了510万游客,文旅产业的崛起不仅改变了地方经济的面貌,也让这座城市在全国文旅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

临清市的文旅发展之路,是从一系列标志性项目建设开始的。近年来,东宛园、国棉1960文创园等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项目陆续落成,成为了游客驻足的必选之地。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为临清的文旅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也使得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更加丰富。与此运河钞关的环境整治、贡砖文化产业园等特色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临清的文化吸引力。海棠园、百年杏园等乡村旅游景点的崛起,丰富了临清的旅游资源,也让更多人有机会走进这座城市,感受它浓厚的历史气息与独特的乡村魅力。

正是这些项目的成功推动,临清的文旅产业从最初的一点红逐渐向全域红转变。宛园、东宛园等景区的相继成功创建,使得临清的文旅品牌逐渐获得了全国范围内的认可。宛园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东宛园更是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并入选了山东省最美商圈文化空间,成为临清文旅事业的闪亮名片。更令人振奋的是,临清的春运来临 千年运河文化之旅被文旅部列为乡村旅游线路,这一举措进一步提升了临清在全国文旅市场中的影响力。

临清市的文旅热度不仅体现在景区的建设上,更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从山东省黄河大集到运河大集新春季启动仪式,再到五一戏剧美食文化节,临清通过举办一系列节庆活动,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参与。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临清的文化氛围,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文化魅力。尤其是在2025年春节期间,临清举行的冬游临清贺年会吸引了超过85万游客,活动中包括年味庙会”“沉浸演艺”“古城胡同游等特色项目,让游客沉浸在浓郁的节庆氛围中,也让临清的文旅市场得到了极大的曝光。

 

为了更好地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临清市在宣传推广方面下足了功夫。2024年,临清代表山东省参加了央视《来我家乡过大年》春节特别节目的现场直播,并通过邀请网红、旅游博主等自媒体力量,为临清的美食和旅游资源做了大量宣传。通过这些线上推广,临清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尤其是三次邀请华红兵团队为临清早餐做推介,进一步扩大了城市的文化影响力。自媒体的宣传使得临清的文旅市场形成了强大的网络效应,流量突破亿次,曝光量更是突破十亿次,给临清的文旅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

而临清市政府并未止步于当前的成就,始终保持着改革创新的姿态,力图将文旅产业推向更高层次。217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在新聊城 新篇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临清将加速文旅融合,着力推动大运河文化带示范样板建设,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文旅局局长孙维华表示,未来临清将在项目引领、服务优化、品牌塑造等方面发力,进一步提升文旅产业的整体水平。

具体来说,临清将在项目引领方面,聚焦钞关片区、国棉1960文创园、元运河风情街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沉浸式演艺项目,拓展新的文化消费空间,提升旅游景区的核心吸引力,打造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拳头产品。在服务优化方面,临清将注重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布局更多旅游服务网点,提升景区运营管理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旅行体验。临清将加强品牌塑造,通过举办冬游临清贺年会、戏剧美食文化节、大运河非遗美食文化季等大型活动,持续推动美食和文化品牌的塑造,让临清成为文化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通过一系列精准有效的举措,临清文旅产业的影响力将持续提升。在新媒体营销的助力下,临清的文旅流量将转化为实际的消费增量,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临清将优化文旅融合的路径,力争将其打造成一个文化会客厅和旅游首选地,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探索这座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