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随着中秋国庆假期即将落下帷幕,返粤的旅程正在紧张进行中。此时正值蚊媒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广东多地发布了重要提醒,提醒大家在返程途中和回家后


随着中秋国庆假期即将落下帷幕,返粤的旅程正在紧张进行中。此时正值蚊媒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广东多地发布了重要提醒,提醒大家在返程途中和回家后做好防护,重点防范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两热”疾病。健康返程不仅关系个人安全,也直接影响家庭和社区的公共卫生环境。从返程前的准备,到返程途中的防护,再到返程后的健康监测,每一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提前做好细致准备,才能让假期顺利结束,同时保持身体健康,让返程后的生活安全而有序。

返程前的准备是防范蚊媒传染病的第一步。外出旅途中,衣物、行李甚至背包都可能成为蚊虫或虫卵的“携带工具”,如果忽略检查,可能会把病媒蚊带回家。在返程前,应仔细检查外套、包袋及其他随身物品,确保没有蚊虫残留。返家后要及时清洗穿过的衣物,彻底消除潜在风险。应提前准备有效的防蚊用品,如含10%避蚊胺的驱蚊剂可持续防护4至6小时,而含20%派卡瑞丁的驱蚊剂可持续防护约8小时。选择浅色长袖衣裤也有助于减少蚊虫叮咬,因为深色衣物更容易吸引蚊虫靠近。通过这些准备措施,可以在返程途中形成第一道有效防护屏障,为健康返程打下坚实基础。

返程途中,防蚊措施更要精准和科学。蚊虫尤其是伊蚊,多在清晨7点到9点及傍晚16点到19点活跃,这段时间应尽量减少在户外停留,尤其是树荫、草丛、水池等阴暗潮湿的地方。正确使用驱蚊剂同样重要,应喷或涂抹在头部、手臂、腿部等裸露皮肤,每隔2至4小时补涂一次,如出汗或游泳后应及时再次涂抹,以保持持续防护效果。返程途中尽量穿浅色、宽松的长袖衣裤,并注意扎紧袖口和裤脚,避免蚊虫钻入衣物。通过科学防护,可以大幅降低被蚊虫叮咬的风险,让返程旅途更加安心顺利。

返程后的健康监测和家庭防蚊是确保安全的关键环节。返家后应开展为期14天的自我健康监测,关注是否出现高烧、头痛、眼眶痛、全身关节痛或皮疹等症状。登革热常表现为突发高烧和典型“三痛”,基孔肯雅热则以发热、皮疹和明显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及蚊虫叮咬情况,以便及时诊治。返程后应彻底清理家中积水,翻盆倒罐,定期为水养植物换水清洗,每三至五天一次,以切断蚊虫繁殖链。室内防蚊也不可忽视,可使用蚊香、电蚊香液,并安装纱门、纱窗或蚊帐,杀虫气雾剂应重点喷洒门后、窗帘后及床底等蚊虫藏身处,确保家庭环境安全。

公众的防护意识和日常习惯决定了防蚊成效。返程不仅意味着旅途结束,更是从外界环境过渡到家庭环境的关键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良好习惯至关重要。返程前检查衣物和行李,返程途中注意时段选择和衣物搭配,返家后进行健康监测和环境清理,每一步都不可掉以轻心。家庭成员之间应加强健康沟通,如发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说明旅行史,避免病情扩散。通过全方位的防护措施,不仅可降低感染风险,也能为亲友和社区营造安全、健康的环境,确保假期结束后的生活顺利、安心。

总体来看,中秋国庆返粤的防蚊工作核心在于“预防为主,监测为辅”。从返程前的准备,到返程中的防护,再到返程后的健康监测和环境清理,每一个环节都密切相关,缺一不可。健康返程不仅是个人责任,也是对家庭和社会的关心。通过主动清理积水、合理使用驱蚊产品、科学选择衣物和防护细节,以及返程后的健康监测,蚊媒传染病的风险可以被有效控制。让每一次返程都成为安全、健康的旅程,让假期的美好记忆在健康保障下延续。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清除积水、防止叮咬、及时就医,才能真正让健康稳稳“续航”,让返程后的生活平安顺畅。

上一篇:避孕药引发的母女误会背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