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熊导航 >   正文

电动化与智能化:汽车零部件行业转型的双重引擎

导读:随着2025年上半年各大汽车零部件企业财报的陆续发布,行业的整体表现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纵观当前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浪潮无疑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

随着2025年上半年各大汽车零部件企业财报的陆续发布,行业的整体表现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纵观当前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浪潮无疑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关键动力。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零部件企业的业绩普遍呈现增长态势,行业内的竞争和多重挑战也使得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动化、智能化如何赋能零部件行业的新增量,以及各大企业在市场变化中如何寻找到新的突破口。

行业面临的变革:转型与机遇并存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在中国市场达到了44.3%,这一数据标志着电动化浪潮的进一步深化。与此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以旧换新政策的加强,不仅促进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也为零部件企业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一些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行业的整体增长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在这场大变革中寻找到新的增长点,成为了每个零部件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企业纷纷采取多项举措以应对当前的挑战。一方面,企业通过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等新兴领域的布局,寻求转型发展新机会;另一方面,在现有的生产和供应链管理方面进行优化,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与此国际化战略也成为不少企业的选择,走向海外市场成为了企业寻求新增长空间的重要路径。

龙头企业的转型:规模优势与战略前瞻并行

2025年上半年,潍柴动力、华域汽车等传统零部件龙头企业的表现依然稳健,但它们并未止步于现有的业务模式,而是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中寻找新动力。潍柴动力尽管在整体利润方面略有下滑,但在新能源重卡领域的表现却极为抢眼,销量同比增长了255%。公司在高端化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在M系列大缸径发动机的销售上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可见,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已成为潍柴动力未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华域汽车则通过进一步拓展新能源相关业务,实现了业务结构的优化。其新能源车型的配套业务占比已经达到了80%,而自主品牌配套金额的提升,进一步奠定了公司在国内零部件行业中的领先地位。8月,公司发布了拟以2.06亿元收购上汽清陶49%股权的消息,进军固态电池领域,进一步丰富了其智能动力平台的产品矩阵。

与此拓普集团和福耀玻璃等企业也在不同领域进行了战略布局。拓普集团通过成立电驱事业部,并涉足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积极寻找新的增长曲线;福耀玻璃则通过不断推动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了营收与利润的双增长。

电池与电机: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驱动力

电动化是当前汽车行业最为关键的趋势之一,而电池与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技术进步和产业化进程尤为关键。在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企业在动力电池领域的表现十分亮眼。宁德时代实现了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增长,其中,推出的新一代超充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等产品在市场上反响热烈。作为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无疑在电动化浪潮中占据了有利的位置。

 

国轩高科和中创新航等企业也加速了固态电池的研发,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国轩高科不仅建设了全固态电池中试线,还计划在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为未来的电动化进程铺平道路。固态电池的优势在于其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续航能力,预计将成为未来汽车电动化的重要技术突破。

在电机领域,精进电动的业绩表现同样不容忽视。凭借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强劲需求,精进电动实现了大幅度的业绩增长。电驱动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精进电动也因此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智能化配置:市场需求不断扩展

汽车智能化正在成为产业发展的新热点。随着消费者对智能化驾驶体验的需求不断增加,汽车电子产品在整车成本中的占比也不断攀升。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汽车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渗透率已从2024年底的20%跃升至32%,这一数据反映了智能化技术在市场中的快速普及。

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等企业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系统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德赛西威通过全栈融合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系统的市场化进程,成功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而华阳集团则依托其在智能座舱领域的技术优势,推出了一系列市场领先的产品,进一步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

智能化技术的迅速进步,也带来了智能驾驶、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智能化、网联化的加速,汽车电子产业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在这一趋势中抓住机遇,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还需要在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传统零部件企业的转型挑战与创新

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下,传统零部件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全球化布局,这些企业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全柴动力和东安动力等发动机制造商,通过加大在新能源业务的投入,成功突破了市场瓶颈。全柴动力加大混合动力、增程、氢燃料电池等新产品的研发,并在市场中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东安动力则通过与长安汽车的合作,成功开发出新一代高热效率发动机,并在新能源市场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尽管传统零部件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不少困难,但它们凭借在核心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依然保持着强劲的竞争力。

电动化与智能化赋能行业未来

电动化与智能化无疑是当前和未来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双重驱动力。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逐步提高,电池、电机、智能化配置等关键技术领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技术、优化业务结构,并加强国际化布局,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面对未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零部件企业需要保持战略前瞻性,以确保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中走在行业的前列。

内容